74
24 Jul, 2014
浅谈央企改革之潜在效益
早在去年十八大三中全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便提出央企改革的重大发展方针。自此之后,一连串的国企改组消息接踵而来,先有中信集团借向中信泰富(00267)注资实现整体上市,其后中石化(00386)宣布拟出售下游油品销售业务引入民资,正当市场忙于猜想谁是下一位幸运儿,国务院国资委上周就给出了答案。今次国资委所发布的国企改革试点计划,共点选了六家企业作先头部队,值得留意的是,相对于中信集团和中石化的改组模式,这次改革试点计划可谓更有系统、更侧重于框架式分工,以达至各种预设目标。具体来说,中粮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需肩负起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任务,即仿效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建立“国资委 - 资本经营平台 - 国企”的三层架构,好让中央国资委的角色集中以管理资本为主,而非像目前般直接参与企业日常营运管理;至于国药集团及中建材集团,则获选为开展混合所有制的试点企业,以加快向私人市场出售部份企业股权,从而为国企注入民营资本。
事实上,内地国企的营运效率和企业管治质素一直为人诟病,归根究底,国家作为这批企业的大股东,集拥有权和管理权于一身,惟在营运决策时往往未能坚守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造成大量资源错配、人事制度僵化、贪污腐败等问题,窒碍企业盈利增长之余,亦对国内宏观经济带来一定冲击。此番国企改革细则出台,重点在于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务求达至政企分家。譬如说,当中粮集团改组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后,往后可透过进行不同具潜质的并购或资产重组,从而为股东寻求最大化的资本增值,完全改变了现时只为实现政府相关政策目标的角色。至于推行混合所有制的意图更明显,因目前普遍国营企业均未能擅用旗下资产去创造更大利润,向其引入民资和私营管理模式将可对症下药,如中石化(00386)拆售旗下油站业务部份股权予私人企业,在私营较进取的经营模式下,可望探索更多非油品业务(如便利店、汽车服务、车联网等)的收入来源,提升集团的资产回报率。
国企改革消息一出,市场便掀起一阵寻宝热,不少相关股份翌日出现大幅抽升。无可否认,央企大规模改组该可令不少在港上市的中资股份获得资产重组的机遇,早前大唐发电(00991)就成功将亏损严重的煤化工业务剥离。同样地,中粮集团旗下的中国粮油(00606)和中国食品(00506),目前也分别经营着生物燃料及红酒销售的非核心业务,后者的酒品业务去年更录得亏损逾4.5亿人民币,若未来这些业务可成功洽售,对两企股价料可带来一定刺激。 再者,一些高负债企业如中建材(03323)、国药控股(1099)等,亦可透过资产重组去强化资产负债表,从而减轻融资成本飙升的压力,长远来说该有助改善其业绩表现。